阳光诺和关联交易丛生调节现金流 营业收入与采购金额真实性大打折扣拟造假
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为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研发外包服务企业,涵盖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及创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综合研发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
2月5日,阳光诺和将闯关上交所科创板,接受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阳光诺和招股书显示,公司仿制药开发业务的收入占比为 70%左右,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收入占比为 20%左右,创新药开发的收入占比为 8%左右。
通过仔细研读阳光诺和招股材料,公司快速发展或依然与关联交易,及关联方关系,在客户及采购方面与关联方存在较大程度重叠。并且,从公司对关联方交易上分析,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现金流靠关联方调节情况。其次,关联交易还可能滋生虚增营业收入与虚假采购情况,值得警惕。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现金流靠关联方调节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金额合计分别为1875.58万元、5616.92万元、7543.66万元和5645.74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为52.03%、41.67%、32.30%和24.07%。
应收款项占比营业收入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居高不下。在公司应收款项占比逐年下降之中,关联方扮演者重要角色,拟存在调节现金流行为。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存在持续关联交易,且关联交易较多。2017 年至 2020 年 1-9月,公司关联销售的金额分别为 1,251.29 万元、3,251.12 万元、3,539.05 万元和2,522.81 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4.71%、24.12%、15.15%和 10.76%。其中,公司向关联方百奥药业提供研发服务的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25.93%、22.49%、14.38%和 8.90%,为公司关联销售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料显示,公司对关联方百奥药业销售收入分别为890.56万元、2735.54万元、3253.70万元和2086.22万元。而与此公司公司对其形成的应收账款分别为1301.43万元、3322.08万元、1769.04万元和116.97万元。从此处可以看出,公司在2017年、2018年对关联方百奥药业应收账款大于当期对其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分别高于当期销售收入410.87万元、586.54万元。由此可见,关联方百奥药业在公司上市前后为公司现金流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存在明显的调节现金流情况。
巨额关联交易涉嫌虚增营收
2019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分别为8217.7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为35.19%,由此可以合理推测出当期营业收入为23352.49万元。根据国家规定16%销项税计算,则当期含税营业收入应为27088.97万元。上述含税营业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将体现为同等规模的间接流量流入和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等经营性债权的增减。
2019年,公司现金流量表中披露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212.44万元,预收款项为11256.09万元,较上期增加1784.23万元。因此,需要考虑公司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影响,综合预收的影响,流入与营收相关的现金应为21428.21万元。
上述现金流量与含税营业收入勾稽,含税收入相比流入的现金高出5660.76万元。理论上,这一金额应该体现在该年度较上年度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增加的规模。
公司2019年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合计金额为7543.66万元,较上期仅增加1926.74万元。与上述含税收入与现金流勾稽出的数据之差分别为3734.02万元,即公司2019具有3734.02万元的含税收入既未收到现金,又未体现在应收的债权上,成了无源之水或虚增营收。
需要注意的是,当期公司关联交易众多,2019年公司关联销售就金额为3539.05万元,即含税关联销售金额为4105.30万元。
同样的情况也在2018年出现,2018年公司关联销售金额为3251.12万元,即含税销售金额高达3771.30万元。
根据同样的方法计算,2018年公司存在4370.70万元含税收入既未收到现金,又未体现在应收的债权上,成了无源之水或虚增营收。
采购数据缺乏数据支撑涉虚假采购
上述通过财务勾稽方式,公司营收收入缺乏财务数据支撑涉嫌虚增营收,自然会影响大采购金额。
2018年、2019年公司对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分别为2696.39万元、3068.64万元,分别占同期采购金额比为35.40%、25.85%,由此可以合理计算出采购总额分别为7616.92万元与、11870.95万元。根据13%进项税计算,则当期含税采购金额分别为8607.12万元、13414.17万元。
而当期现金流量表中披露,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分别为4801.54万元、7896.25万元。预付款分别为1166.59万元、1488.02万元,分别较上期增加947.04万元、321.43万元,则同期支付采购流出金额分别为3854.50万元、7574.82万元。
由此可知,含税采购与支付采购流出流出金额之差分别为4752.62万元、5839.35万元。根据财务勾稽关系,采购总额与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之差应在应付账款及预付账款中有相应的增减,形成相应的债务。
2018年、2019年,公司应付账款金额分别为879.36万元、1584.35万元,较上期分别增加743.86万元、704.99万元。远低于含税采购与支付流出采购金额之差4008.76万元、5134.36万元。说明2018年、2019年采购金额存在异常及支付问题,涉嫌虚假采购。
材料显示,2018年、2019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采购金额分别为1995.41万元、2296.23万元,房租及装修金额分别为722.46万元、1975.73万元。根据13%进项税计算,上述含税采购金额分别为3071.19万元、4827.54万元。
如果扣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采购与房租及装修含税采购金额,则公司还存在937.57万元、306.82万元含税采购资金存在异常及支付问题。